有源晶振的電路引腳接線等原理
晶振分為有源晶振和無源晶振,有源晶振區(qū)別于無源晶振的是,有源晶振內部自帶IC、振蕩電路,不需要依托外部電路來產生工作。對于有源晶振,大家有了解它常規(guī)參數有哪些、以及有源晶振電路圖是怎么樣的,如何接線等。晶鴻興來給大家一一解析有源晶振電路、引腳、參數及接線原理。
有源晶振的參數有哪些?有源晶振的參數包括了總頻差、率壓控線性、頻率溫度穩(wěn)定度、頻率老化率、開機特性,具體的有一下五點內容。
1、總頻差: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由于規(guī)定的工作和非工作參數全部組合而引起的晶體振蕩器頻率與給定標稱頻率的最大偏差。
2、率壓控線性:與理想(直線)函數相比的輸出頻率-輸入控制電壓傳輸特性的一種量度,它以百分數表示整個范圍頻偏的可容許非線性度。
3、頻率溫度穩(wěn)定度:在標稱電源和負載下,工作在規(guī)定溫度范圍內的不帶隱含基準溫度或帶隱含基準溫度的最大允許頻偏。
4、頻率老化率:在恒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測量振蕩器頻率時,振蕩器頻率和時間之間的關系。這種長期頻率漂移是由晶體元件和振蕩器元件的緩慢變化造成的。因此,其頻率偏移的速率叫老化率,可用規(guī)定時限后的最大變化率(如±10ppb/天,加電72小時后),或規(guī)定的時限內最大的總頻率變化(如:±1ppm/(第一年)和±5ppm/(十年))來表示。
5、開機特性(頻率穩(wěn)定預熱時間):指開機后一段時間(如5分鐘)的頻率到開機后另一段時間(如1小時)的頻率的變化率,表示了晶振達到穩(wěn)定的速度。
1.R1為預留匹配設計,可根據實驗情況進行調整或更換磁珠處理
2.C1為預留設計,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加或者調整。
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裝,打點的是1腳。
1-NC;4-GND;5-Output;8-VCC
2、長方的,使用DIP-14封裝,打點的是1腳。
1-NC;7-GND;8-Output;14-VCC
有源晶振一般有4個腳,有個點標記的為1腳,按逆時針(管腳向下)分別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腳懸空,二腳接地,三腳接輸出,四腳接電壓。
有源晶振接法
不同的晶振品牌或型號,在接法上也有一定的差異,晶鴻興建議可以跟晶振廠商確認清楚之后再進行接線,以免出現接線不正確后導致晶振不工作。